观《垫底辣妹》后,谈谈感情和行动力的之间的转化操作公式


flyingcolor

看了《垫底辣妹》,因为本身高考努力过,很多经历相近,引起了共鸣,所以哭的很惨。虽然是鸡汤故事,但是因为知道这切实可行,并没有被灌反胃。

就像我特别爱吃上海的红烧肉,经常有机会就去吃一次。但我也承认,再美味的后烧肉,在连续吃了很多顿以后也会恶心。有时候鸡汤灌得太猛,大家就倒了胃口。

现如今,大家就是处在这样一种被猛灌鸡汤的年代。谁谁谁年轻时候穷困潦倒,到后来突然逆袭排上福布斯;谁谁谁被小时候被人鄙视然后长大努力后一鸣惊人;谁谁谁班级垫底最后分发图强考上哪哪哪。这种故事听多了,也就麻木了,反应也从一开始的,“嗯,那么我也能做到”到了后来的“哦,真厉害”。因为很多时候,这些事情看起来都是别人的经历,缺乏操作性导致多半的故事具有不可复制性。对的,很少有那种操作性很强的鸡汤,可以马上给那些悟性很差或者行动力很弱的屌丝使用。那么模仿不到,渐渐的,这些故事也都成为了别人的故事,渐行渐远,更谈不上被激活。

那些鸡汤作者不知道的是,那些处在低谷的朋友,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去思考如何把故事剖丝抽茧得到具有可操作性的步骤。比如:如何战胜懒惰,如何获得行动力。Google一下能看到一大堆答案,但是往往都是那些表层的“战术”而没有“战略”。比如让你受个什么刺激之类的,但当个性与成长经历不同的时候,战术式方法很容易失效。

我往往在想,人类应该具有共通的几种基本的属性,比如喜怒哀乐,比如亲情友情爱情。或者是一些心理学上的属性与规律。这样的话,就拿如何获得行动力来说,就应该说总的方法就两种:一种是兴趣导向的内因,一种是外部促使的外因。但是这其中还应该有过程属性。就是说,我们这些屌丝突然从懒惰的起不来床到具有活动行动力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是要通过痛苦的挣扎、崩溃、绝望的。怎么应对这些呢?所以除了这两种战略方向性的办法之外,还应该配套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心结的建议解,就像FAQ那样。提前设置解决问题的人或者物。

我理想中的鸡汤文,应该带有的操作步骤是什么样子呢?还拿行动力,战胜懒惰举例子。应该是:

第一步设立目标。设立目标的时候具体应该怎么样做,比如对外公布,比如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监督之中之类的。然后做准备活动,创造长期进行一项事业的准备活动。

第二步选择内因还是外因导向。比如内因应该着重把要做的事情和喜欢干的事情做上联系,如果能很顺畅的联系上,那么就是最好。但如果要做的事是讨厌的事,那么也要想办法以最有趣的方式来做它,然后配合外因。

第三步,涉及到外因,那么就需要人类共同的心理学成果。不能自己瞎想,不然做出的计划根本没有用。根据这些心理学原理来设计外因的方式。比如心理学上认为人类的血缘关系是天生的最有力量的一种源动力。那么就使用亲情,比如调查自己目标与亲情实现的关系,与亲人多多沟通自己的目标,遇到难处心结就与之沟通。往往能从亲人,尤其是直系血亲那里获取最原始的力量。再比如,人类天生屈服避祸,很怕丢脸,尴尬的感觉。那么就使自己设计一个局,置入很多得罪不起却很重要的人,使自己处于那种不进则退的境地。

第四步,是最重要的,就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比如实施过程第一次想要放弃该给自己准备什么,经过数次打击想要降低目标时候该怎么做,如何在开始计划之前尽量降低分心的吸引。自己的动力源泉除了父母,还有谁?如何利用自己内心的欲望来激励自己。也就是要提前设置好路障扫除器

说了这么多,还是拿今天的主题《垫底辣妹》来举例子。 这部电影可贵就可贵在真实,励志也励志在真实。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给人以希望。这比那种看起来很假的身残志坚的故事强太多。并且完完全全的给我们展现了一套如何逆袭的可操作手册。这里面有三个关键因素,一个是老师,他可以说是女主角给自己设立的一个逆袭说明书与障碍扫除器。这个老师给了她目标,这个老师给了她行动方案,这个老师在困难中帮她出谋划策,可以说最关键的就是他了;第二个就是妈妈,这就是我们说的亲情因素;最后一个就是那些她原来的班主任,好朋友,爸爸,哥哥,妹妹,复习班同学。这些人共同组成了一个局,每当女猪脚在各种计划中眼看要失败,而前两个因素又不足以纠正的时候,各种人组成的局把女猪脚牢牢的困死在这里面,让她再次燃起斗志。

对于自控力强的人,可能只需要一个目标;但是对无法自控的小孩来说,给自己按照这样的步骤设计一个局,才能万无一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